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重庆三峡库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调查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14    来源:应安网
核心提示:应安网讯:2010年,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后,各类灾害事故点进一步增多、潜在危害性进一步加大,伴随移民迁建社会矛盾的加剧,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加强三峡库区社会性防灾救灾公共基础工作,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全长204公里。三峡库区泛指自湖北宜昌三斗坪以上600余公里的长江流域,因修建三峡水电工程而被淹没的湖北省和重庆市所辖沿途区县。该区域多丘陵、山地,少平地,地质结构复杂、垂直差异明显,自古以来就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2010年,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后,各类灾害事故点进一步增多、潜在危害性进一步加大,伴随移民迁建社会矛盾的加剧,多次发生不同规模的地质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加强三峡库区社会性防灾救灾公共基础工作,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峡库区突发公共事件现状和特点

一)地质灾害事故频发。长江三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东缘,两岸山势陡峻,地质条件复杂,且处于暴雨频繁的亚热带气候区,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三峡库区横跨渝鄂两地20个县市区,总面积5.67万平方公里,库区重庆市段主要有涪陵区、丰都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等8个重点区县。

历史上,三峡库区曾多次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库区内水系发育、河溪深切、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软弱层及软弱结构面发育,加之降水丰沛,多大雨、暴雨等集中降雨过程,以及大量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和频繁的采矿活动使库区地质环境更加恶化,导致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已经连年发生多起重大地质灾害事故。2008年9月28日启动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重庆库区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262起,紧急转移群众4600多人;长江沿岸地质灾害增多,涌浪灾害的危险逐步显现,已发生影响航道、航运安全的灾险情45处。其中,2008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到172.8米,水位上升较快,地质灾害灾险情共计243起。2009年试验性蓄水,上游来水较少,水位上升较慢,达到171.43米,除2008年蓄水诱发地质灾害变形继续加大外,新增灾情16起,共计259起。2010年三峡工程蓄水达到175米后,随着抗旱和防洪的交替作用,沿江两岸水位线时涨时消,灾害点发生灾情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灾害应急救援任务十分艰巨。

(二)气象灾害事故多发。三峡库区是强对流天气发生和活动较频繁的地区之一,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绵雨低温等气象灾害经常发生,尤其是旱灾、涝灾严重。2006年重庆市万州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旱灾,持续时间达111天,极端最高温度达42.3度,91.6万人、88.3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53亿元。在2000年6月3日重庆万州特大暴雨和2004年9月5日重庆开县特大暴雨中,万州和开县城市大半被淹,人民群众损失惨重,两次洪灾抢险还造成2名消防战士因救人而不幸壮烈牺牲。同时,库区空气湿度大,地形独特,系雷电灾害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48.5日,年最多75日,最少30日,属全国多雷暴地区之一。年年都有雷击事故的案例,造成了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三)事故灾难后果比较严重。三峡库区矿产丰富,工矿企业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增多,发生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燃烧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因素增加,安全监管压力大,事故灾难后果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2003年12月23日22时,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川东北气矿发生特大井喷事故,波及高桥镇、麻柳镇、正坝镇、天和镇4个乡镇30个村,造成243人死亡,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中毒人员累计治疗27011人,直接经济损失8200余万元,引起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2006年3月25日,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川东北气矿再次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2568户人家受损。2006年11月24日,重庆万州区龙驹镇“龙8井”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疏散了1公里范围内的群众。

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三峡库区道路交通事故仍处于高发期,事故总量连年增长,多次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2004年2月29日,重庆万州区长滩镇发生特大车祸事故,客车从12米高的毛嘴大桥飞下,致使12人当场死亡,35人轻重伤。2006年6月23日,一辆中巴车在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谭家村发生车祸,导致14人死亡,8人重伤,当地政府组织数百余人进行救援。

(四)水上事故救援面临新挑战。随着三峡库区水位不断上升,水上运输日渐繁忙,船舶火灾、海损事故日益增多,应急救援任务越来越重,现有水上事故救援指挥体系尚未有效整合,参战力量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应急救援实战需要。目前,长江干线的重庆非主城区段,由长航公安实质管理;主城区段由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和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分局共管,管理范围交叉,形成“一江两治”的格局,导致长江干线应急救援管理指挥较为混乱。另一方面,长江航运公安局重庆、万州分局仅有1998年建造的200吨级消防战艇3艘。其中,驻重庆1艘,驻万州2艘。公安消防部队在长江、嘉陵江主城区段各设立1个水上消防站,也仅有装备功率1764KW级消防战船2艘、指挥艇1艘及救援冲锋舟6艘。可以说,长航公安的消防战艇陈旧、吨位小、装备差,应急反应慢,救助能力弱,现役公安消防的水上力量也存在装备老化、不足等问题。2011年7月21日,湖北籍滚装船“长舟6号”上行至长江重庆洛碛附近水域时发生火灾,在海事部门协调下,附近水域的航标艇、“民铎”轮和从重庆港区赶到的“重庆消防01”、“重庆消防02”等船舶实施了灭火救助,船上125名人员被及时疏散,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但火灾扑救延续数小时,灭火救援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分析和总结。

 

  • 下一篇: 新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 
  • 上一篇: 辽宁消防投入20.6亿 打造应急救援铁军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