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河北省“7·21”特大暴雨灾害的经验与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15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四、总结改进工作的措施

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河北省领导要求省政府应急办会同省气象局、省政府法制办组成《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起草小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仅用3天时间完成了《办法》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核报批等规定程序,于8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办法》的出台,为河北省防御“达维”强台风袭击以及后期多次强降雨过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暴雨结束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住建、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安监、民政、电力、电信等部门迅即开展深入系统全面的现场调研,针对村庄选址、尾矿库改造、水利工程以及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洪涝灾害、地质灾害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的思路,制定实施了《河北省洪水灾后重建村庄规划编制导则》、《部分尾矿库及下游村庄安全隐患处置实施方案》、《拒马河治导线划定及过水村庄搬迁实施方案》等11个建设规划方案,科学指导和推进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目前,河北省及受灾市、县分别成立了灾后重建指挥机构,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灾区群众积极参与、自力更生,房屋修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饮水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重建、农业生产自救以及企业重建等各项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积极、扎实、有序推进。

在此基础上,结合此次暴雨灾害应对情况,针对河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下一步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全省应急管理工作。

(一)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此次暴雨灾害应对实践证明,基层是灾害应对的第一现场,是先期处置的第一力量,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应急管理工作。一是抓组织建设。县级政府要尽快健全应急机构,充实人员、明确职责、完善机制,确保做到机构、职能、人员和办公场所“四到位”;指导乡(镇)、社区(街道办事处)及重要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保证事有人管、人有专责。二是抓预案制定。基层组织单位要制定针对性强、真正管用的应急预案,要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要做好预案的演练和宣传培训工作,让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熟练掌握应对程序和逃生避险方案。三是抓信息报告。基层组织单位要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报送渠道,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保证联络畅通;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针对重点区域、群体、行业、部位设立信息员,形成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的安全信息网络,扩大突发事件信息覆盖面。四是抓应急能力。乡镇政府、社区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配备必要装备,提供物资保障,开展培训演练,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通过以上工作,使每个基层组织单位做到有机构、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有畅通信息渠道,真正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二)大力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应急能力。暴雨灾害应对过程中,灾区几乎所有基层领导干部都在一线直接参与抢险。事实表明,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统揽全局、周密组织、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大灾面前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沉着应对。为全面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在应急管理中的综合分析能力、现场驾驭能力、果敢决断等能力,河北省政府应急办拟会同组织人事部门适时组织全省所有主管县(市、区)长和县级应急办主任进行应急管理培训,采取案例分析、集体研讨、现场教学、突发事件处置模拟演练等形式,整体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和素质。

(三)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充分借鉴制定实施《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的成功经验,积极配合省人大加快《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审议进程,并抓紧研究制定河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应急演练管理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尽快实现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指导有关部门针对矿难事故、森林火灾、交通事故等河北省多发、易发突发事件制定相关应对工作规章,系统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应对处置措施,形成长效应对处置工作机制,推进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加强重要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建设。按照《河北省“十二五”时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动水利、住建、人防、地震、交通、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落实防灾减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应急抗险能力;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和标准,拓展人防工程、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应急避险功能,推进地震、地质灾害、洪涝多发区及重点防洪保护区和蓄洪区等区域的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抗御灾害能力。

(五)扩大灾害监测预警覆盖面。严格落实《河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消除预警信息盲区。一是完善灾害监测系统,在偏远山区、农村、地质灾害易发区、重大流域以及重点矿区加大灾害观测站点的布设密度。二是推动建设覆盖全省农村的切实管用的应急广播系统,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确保预警信息传递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三是落实灾害应急责任机制和社会协同机制,将省、市、县、乡、村五级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安全责任人、矿山负责人等纳入应急责任人范围,完善一岗多能的信息员队伍建设。

(六)提高群众应急意识和能力。突发事件应对必须依靠群众,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也是本次暴雨灾害成功应对的重要基础。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应急管理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工作,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活动,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与互救技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参与应急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

石惠峰,河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计卫舸,河北省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国旺,河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副调研员。杨金山,河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科员。


 

  • 下一篇: 黑龙江运用1+X合作理念 开创应急保障新格局
  • 上一篇: 广东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和基层安全监管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