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部门预算 正文

关于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几个关键环节的回顾与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3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关于基础设施抢修

  芦山地震抗震救灾行动中,工程抢险能力明显提高。72小时后通往灾区交通干线基本恢复,电力、通讯很陕恢复,为抗震救灾行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刘占其(武警交通指挥部司令员)芦山地震在保障生命线方面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灾情严重。虽然总体而言灾情小于汶川,但7.0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造成交通设施损毁严重,多条道路损毁相当严重,特别是受余震影响,抢通后又反复断通。二是抢通风险较高。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全部在山区。由于施工作业面狭窄,山体脆弱,且余震不断、飞石频发,次生灾害不断,官兵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危险系数更高。

  这次灾后震区道路实现了快速抢通,为救灾赢得了宝贵时间。地震当天,通往震中芦山县的三条救援通道抢通;震后次日,通往地震重灾区宝兴县的救援通道和所有乡镇道路全部抢通;震后第三天。豫芦山县太平镇、大川镇外,地震重灾噩昕有乡镇形成环线通道。

  作为参加灾区遭碧抢通的主力军,武警交通部队主要突出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快速联动。灾情发生后,武警交通部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分三个梯队从三个方向驰援灾区。震后3小时,驻川首批救援人员和机械就到达震中并投入抢险。第二、三梯队随后赶到增援,分三路承担三条生命线的抢通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军事、政治、后勤密切协同,全面展开抢险救援。二是科学抢通。我们充分利用参加汶川、玉树、舟曲等历次抢险救援经验,采取“多路挺进、双向突击、机械开道、巨石爆破、多点开花”的抢通方案,派出道路抢通突击队兵分5路,快速推进。针对余震不断,道路随时发生新的断通的实际情况,做到“随阻随抢、随抢随通”,巩固抢通成果。三是战地动员。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思想发动、鼓舞士气,强化官兵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有效激发了部队的战斗力。

  魏捍东:此次救援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通讯中断。没有通讯联系,指挥部就不知道力量往哪儿派,不知道如何派兵布阵,盲目性比较大。即使派出去,也联系不上。因此,震后通讯、交通救援力量必须第一时间进入。

  关于现场监测与次生灾害防治

  现场气象观测服务更及时,更有针对性,也更为精细。芦山地震发生于高山峡谷区,震前即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高危险区。本次抗震救灾工作在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充分发挥了群测群防体系作用,隐患排查高效实用。

  赵鲁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水文地质气象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与汶川地震时相比,这次芦山抗震救灾和次生灾害防治气象服务呈现了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反应更加迅速及时。重灾区的通信和气象观测站绝大部分遭到地震破坏。气象部门及时派出应急指挥车和移动雷达车等应急设备赶赴灾区,同时加大应急移动观测站布没力度。震区气象部门在经过简单恢复工作后,立即投入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二是增强服务针对性。针对抢险救援“黄金72小时”,专门制作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和道路交通天气预报。同时考虑到灾区正进入雷电多发季节,立即为受灾群众安置点安装避雷设施。三是尽量做到精细化。比如,我们与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及时就灾区道路上的新旧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位置和路况信息进行沟通,努力做到精细化服务。

  陈红旗(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教授级高工):在次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方面,芦山地震救援工作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快速排查就地除险。保生命、保交通,快速摸排居民点周围、S210等生命通道沿线和重点河段的地质灾害情况,评估已知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划定新增隐患的危险区域,突出重点排危除险。二是群测群防力量大。震前已知的隐患监测,不丢岗;震后新增隐患点,能快速责任到人;各行业救援队伍在各自应急岗位,积极协调联动,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三是隐患识别水平提高。对这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模式有正确认识,采用“地上走”与“天上飞”组合技术方法,排查实用高效;对高位、远程危害早有防范。四是应急保障与储备有力,尤其是数据支持、测绘保障和信息服务方面。地震发生当日,便形成了包括灾情传输、信息发布、监测预警等在内的应急信息服务网,并得到了震区基础地质、震前地灾现状和遥感影像、震后高分辨率航测等多源数据的支持。 

 
关键词: 地震救援 救援装备

  • 下一篇: 生化恐怖袭击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探讨
  • 上一篇: 君安泰防割手套放彩第五届警用、反恐装备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