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甘肃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4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
核心提示: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 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关于今后五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甘肃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安全生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 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关于今后五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依据《甘肃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安全生产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 地、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 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整改事故 隐患,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不断加大依法行政和宣传教育力 度,安全生产基础明显改善,各类事故大幅下降,安全生产 状况总体平稳、趋于好转。 “十一五”期间, 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2807 起、 死亡 9276 人、受伤 20330 人、直接经济损失 37639.4 万元, 与“十五”期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 56.7%,死亡人数下降 26.7%。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安全生产形势 逐年稳步好转。 2005-201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折线图 10000 5000 2181 2082 8420 7828 5736 1889 4875 1797 4383 1758 4375 1750 0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2005年 8420 2181 2006年 7828 2082 2007年 5736 1889 事故起数 2008年 4875 1797 2009年 4383 1758 2010年 4375 1750 死亡人数

1.安全生产“四项指标”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全 安全生产“四项指标”逐年下降 安全生产 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每年平均下降 10.9%;事故死亡人 数每年平均下降 3.4%;受伤人数每年平均下降 9.3%;直接 经济损失每年平均下降 2.9%。

2.较大以上事故基本得到遏制。“十一五”期间,全省共 较大以上事故基本得到遏制。 较大以上事故基本得到遏制 发生一次死亡 3-9 人的各类较大事故 339 起,死亡 1294 人, 与“十五”期间相比, 事故起数下降 2.9%, 死亡人数下降 4.4%。 共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6 起, 与“十五”期间相 比,事故起数减少 1 起,下降 14.3%。全省较大以上事故基 本得到有效遏制。

3.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十一五” 重点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 重点行业 期间,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以交通事故为例,“十一五”期间,全省 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17830 起、死亡 7853 人,受伤 19937 人,直接经济损失 6807.9 万元, “四项指标”年平均分别下 降 9.7%、2.4%、9.1%、8.7%。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占全省比例工矿商贸 11.3% 火灾 1% 农机 铁路 1% 3% 道路交通 火灾 工矿商贸 农机 铁路道路交通 84.7%

(二)安全生产领域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安全生产领域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领域存在问题

1.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显。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显 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依然明显。 全生产整体水平, 除了反映在绝对指标外, 还反映在亿元 GDP 死亡率、工矿商贸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 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等相对指标上。以亿元 GDP 死亡率 为例,“十一五”期间,全省亿元 GDP 死亡率虽然年分别 下降 23.4%、 20%、 7.1%、 9.6%, 但仍比全国分别高出 0.375、 0.287、 0.248、 0.272 (全国分别为 0.539、 0.413、 0.312、 0.248) 。 5 1.13 1.2 1 0.8 0.6 0.4 0.2 0 2005 2006 0.7 0.539 0.914 全省亿元GDP死亡率 全国亿元GDP死亡率 0.71 0.56 0.413 0.312 0.52 0.248 0.47 2007 2008 2009 2010

2.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县(区)、乡(镇)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政府的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技术装备落后、监管能力不能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部分企业在安全设施、防护用品和 安全培训等方面投入不足,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 化,隐患治理难度大,安全基础不稳固。从业人员特别是进 城务工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技能,“三违” 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尚不规范、落实不够 严格。全社会安全文化建设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3.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起步较晚,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较低。政府安全生产的科研 投入严重不足,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工 作滞后。安全生产科技支撑机构服务能力不适应安全生产工 作需要。现有的实验、检测检验、评价评估机构基础设施陈 旧,管理工作不规范,服务效果不明显。安全培训基地化、网络化格局尚未形成,安全教育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不够明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水平低,专业机构人员缺乏,装备设施、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应急救援能力急待 提高。

4.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当前,全省累计报告 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形势严峻 防控工作形势严峻。 职业尘肺病 11242 多例,急性职业中毒 6 起 57 例,有超过 400 万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受到各种职业病危害威 胁。职业病防治部门机构不健全、手段缺乏,工作没有形成 合力。职业病防治配套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专 业技术人员匮乏,职业卫生服务能力不强。社会职业病防治 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政府财政对职业病防治的投入和补 偿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部分企业职业危害监管力量薄 弱,责任措施不落实,经费投入不足、防治工作水平低。

5.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职能交 叉、权责不明,部门之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协同联动机制不 完善。基层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监管力度和效果逐 级衰减。政府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在法制建设、源头管理、 科技创新、预报预警、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方 面的长效机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三)安全生产面临新挑战

安全生产面临新 “十二五”时期,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省经 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全新挑战。

1.资源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形 式。采矿、重化工、建筑、冶炼等传统产业和高危行业比重 加大。中小企业数量增加,安全保障条件差, “三超”、 “三 违”现象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大量存在。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 弱、历史积累问题多、安全科技水平落后的状况在短期内难 以根本改变。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 煤炭、 非煤矿山、 化工、 冶金、 建材、 建筑以及交通等重点行业 (领 域)还将产生新的危险源。

2.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风电、光电、有色冶金新材料、 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发达省(区)的一些风险 性较大的产业将向省内转移,同时在省内也会出现风险性大 的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大型企业向 中小型企业转移,安全生产的事故风险进一步加大。

3.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能源和资源 供应紧缺的矛盾加剧。 企业扩大规模、 增加生产的愿望强烈, 超负荷生产和运输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 移,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和人员流动性增多,安全生产和安全 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4.职业卫生健康安全面临新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公众对自身 生命健康权益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随着国际职业安全健 康管理体系(OSHMS)的大力推广,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 改善劳动条件, 加大职业卫生健康安全投入, 减少职业危害,提升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5.虽然我们已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的各 项目标和主要任务,但由于项目建设、投资体制没有完全理 顺等因素的制约,“十一五”期间拟建的一些重点配套工程 项目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需要列入“十二五”规划继续延期 建设。 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既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 的新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十二五”期间,全 省安全生产工作要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 始终围绕“五个坚持”,立足于源头治本,加强基层基础建 设,立足于科技进步,加强支撑体系建设,立足于依法治安, 加强法制建设,整体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 下一篇: 我国个人防护装备标准已近30项
  • 上一篇: 贵州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