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思想与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国务院确定的“力争到2020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落实,全面加强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安全发展型社会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规划目标
到2015年,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基本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法规、规章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宣教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防范,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到2020年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指标
相对指标
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以上
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以上
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2%以上
5.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35%以上
6.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08以内
7.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控制在2010年水平
8.铁路交通10亿吨公里死亡率下降25%以上
9.民航运输亿客公里死亡率控制在0.009以内
10.职业危害申报率80%以上
绝对指标
1.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2.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3.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4.重大事故起数控制在2010年水平
5.特别重大事故控制在2010年水平
6.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7.煤矿较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
8.煤矿重大事故控制在2010年水平
9.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0.化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1.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2.烟花爆竹死亡事故控制在2010年水平
13.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4.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5.冶金机械等8个工贸行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6.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17.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18.其他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010年水平
19.火灾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010年水平
20.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21.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22.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23.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24.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三、“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一)完善法制体制机制,促进长效机制建立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贯彻实施《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重特大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完善《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配套规章规范。制定《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辽宁省铁路无人看守道口监督管理规定》,修订《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和《辽宁省消防条例》,加快地方安全生产立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激励约束、联合执法、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二)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突出科技进步对安全生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建立完善省、市两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充分发挥省非矿山和职业危害实验室技术支持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发、检测实验、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发挥企业和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成果推广应用主体作用,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培育和发展安全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