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河北省“7·21”特大暴雨灾害的经验与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15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核心提示:面对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特大暴雨灾害,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全力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取得了防汛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河北省发生特大暴雨灾害,造成9个设区市、59个县、266.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2人、失踪20人,紧急转移安置2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万公顷,绝收面积2.2万公顷;倒塌房屋2.9万间,损坏房屋4.4万间;部分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亿元。其中保定涞水、涞源、易县和承德兴隆县受灾最为严重,受灾人口79.2万人,农村1.04万户住房受损;损毁国省干线公路390.2公里、桥梁102座;野三坡、白石山、狼牙山景区受到严重损坏,4县直接经济损失102.6亿元。面对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特大暴雨灾害,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全力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取得了防汛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一、应对工作情况

面对严峻雨情汛情灾情,河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快速反应、协调联动,驻冀部队、武警官兵冲锋在前,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展开了一场全民防汛抗洪抢险攻坚战。

(一)领导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北省灾情高度关注,回良玉副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全省现场工作会议对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16位省领导分别带队进行防汛检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并亲赴受灾最为严重的保定涞源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分管省领导连续几个昼夜坐阵省防汛指挥调度中心,指挥协调群众转移,洪水调度等相关工作。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广大基层党组织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力投入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二)超前部署。汛期来临之前,河北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防汛工作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省政府办公厅、省防指连续十几次下发紧急通知和调度命令,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完善预案,落实责任,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防御准备工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政府应急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召集省气象、水利、国土、民政等20多个涉灾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气象灾害发生趋势,研究应对策略,完善联合会商、协同预警及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完善了防汛抢险、安全生产、地质灾害等相关预案,对重点专业队伍进行了重新登记。在此基础上,气象部门加大天气监测密度,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对37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逐点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落实责任人;教育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台安全大检查,组织学生开展防灾避险知识教育;安全临管部门组织了6个尾矿库专项执法队,对130座重点尾矿库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并治理950条问题和隐患;民政部门加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力度,提前研究做好危险地段群众的转移避险准备;交通、通信、卫生、电力、民航等部门紧急完善预案,强化措施,周密做好相关防御准备工作。

(三)及时预警。7月19日,在暴雨到来两天之前,省气象部门及时准确发布了“21-22日全省大部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预报;21日9时,暴雨即将来临,及时启动Ⅳ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全体成员和相关专家迅即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据统计,在此次特大暴雨来临之前,省气象部门先后发布了暴雨蓝色、黄色、橙色预警以及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指导保定、承德、廊坊等地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上报《重要气象专报》3期、《气象信息快报》10期,为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参考依据,为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社会公众提前做好暴雨防范准备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四)紧急转移。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21日暴雨刚刚开始,省政府在科学研判雨情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紧急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果断全面启动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行动。市、县政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启动群众疏散转移预案,全体包村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调度,乡镇党委、政府干部冲锋在前,全力组织企业停产、学校停课、旅游景点关闭,动员群众按照预定路线向预定地点紧急疏散。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民兵抢险队伍发挥骨干作用,努力克服由于山区村社距离较远、群众居住分散以及通信、电力全部中断、黑夜山路泥泞等不便,实行每人一把锣、每人一个哨,逐门逐户挨门通知,甚至采取拉响警车警报、燃放鞭炮等方式,千方百计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广大利民、在校学生、旅(游)客、矿山企业职工相互督促提醒,主动搀老扶幼,自觉维持秩序,通过向山上转移、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紧张有序进行自救互救、转移避险。据统计,“7·21”暴雨引发的洪水来临之前,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共组织转移安置受成胁群众、旅(游)客、在校学生、矿山工人等共计22.7万人,创造了全省短时间、大规模转移群众的奇迹,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迅速抢险。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省政府迅即启动了Ⅲ级防汛应急响应,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各地指导抗洪抢险。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全力迎战大洪水。一是科学调度洪水。面对拒马河、北运河洪水来势凶猛的状况,河北省防办及时与国家防办、海河防办、北京和天津防办沟通协调,通过北关分洪闸向运潮减河分洪,通过木厂闸向天津北运河分洪,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截至7月22日17时,大清河、北三河、滦河水系河道洪水明显回落,水势平稳,洪水险情解除。二是全力抢险救援。灾害发生后,各级各有关部门紧急调集大批应急队伍、物资奔赴灾区,全力打通抢险救援生命线。交通运输部门组织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保通工作,安排应急资金1150万元,对全省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严重的路段及时进行抢修。电力部门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前后方协同作战,累计修复0.4千伏及以上杆塔2765基、线路380公里、配电变压器111台,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受灾居民的恢复供电任务。通信管理部门组织运营企业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架设应急通信设备,抢修通信设施,共出动抢修人员1.1万人次、应急车辆624台次、卫星电话35部,并在灾区设置免费“报平安”电话,让受困游客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稳定了滞留游客情绪。

(六)倾力救灾。省减灾委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组成6个由省民政厅领导带队的应急救灾工作组,紧急赶赴保定等重灾市县查灾核灾、慰问灾民。全省社会各界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情系灾区、鼎力支持。截至8月6日,全省共接收救灾捐款2153.13万元,下拔救灾资金17336万元、帐篷5030顶、棉被41193床、棉衣830套、棉大衣20283件、棉褥20000条、毛毯100条、矿泉水1000箱、方便食品7830斤、火腿肠500斤、蜡烛15箱和急需药品8箱,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 下一篇: 黑龙江运用1+X合作理念 开创应急保障新格局
  • 上一篇: 广东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和基层安全监管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