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产业观察 正文

我国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4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

三、基于内生增长的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模式

由上面分析可知,唯有依赖技术进步,公共安全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我国的公共安全产业起步较晚,技术空心化,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依靠进口,在公共安全中尤为重要的应急信息平台、决策指挥平台、监测预警等技术还没有突破或形成标准。从事应急的公共安全企业数量也较少,企业简单模仿、抄袭和贴牌生产盛行。包括安防产业,我国有一万多家公共安全企业,而其中企业中有研究机构的不到5%,有研发活动的只占20%,企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百分之零点几,这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做低端产品的加工装配车间,处于产业链低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安全产业这种“少且不优,小且不强”的状况,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就必须让自主创新成为公共安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发动机。

中国公共安全产业自主创新,需要自信、需要清醒、需要只争朝夕。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公共安全产业还没有到强调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那些技术装备都可以国外引进,没有必要付出创新的成本。固然,引进是获取技术最便捷、最省力的方式,但没有自主创新,就难突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安全和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安全自主创新就意味着什么都应当自己干,“百分之百的知识产权”,这种观点过于狭隘。建立新的创新管理机制,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积极发挥企业在公共安全中的主体作用,这都是对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上述这种基于民生安全需求,以创新发展为内核的产业发展模式称为基于内生增长的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内生增长的公共安全产业发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是以技术整合产业资源。由于公共安全产业本身的属性,技术在公共安全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公共安全正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技术的进步直接决定着公共安全产业的生命力,没有技术的突破,公共安全产业就难以开拓市场,难以满足民生安全的需要。这种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内生增长模式实现的途径就是以技术来整合产业资源,聚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金融、科技政策、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组织资源等等。

二是以企业为核心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公共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的良性互动,离不开一个健康有序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理所当然也就成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尤其是技术型企业更应担负起创新体系构建的重任,通过加强产、学、研三方的密切合作,不断推动创新体系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不断摄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产业发展了,蛋糕做大了,企业才能在规模经济中获得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四、公共安全产业建设方略

在新产业的选择上,我们相信“没有迟到者,只有失败者”,但在发展新产业时,我们必须有“快鱼吃慢鱼”的快速突破意识。当前,许多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发展都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环境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容不得我们浪费更多的时间,从事公共安全的企业尤其是致力于公共安全建设、致力成为行业领导的企业,必须抓紧搭建平台,聚焦优势资源,争取短期突破。在产业布局与建设上,除了有意识外,还要有谋局、有策略、有方法。

(一)做创新的践行者

对于从事公共安全的企业来说,做一个创新者,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

讲到技术创新,需要思考如何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以创新开辟未来格局。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公共安全部分》中指出,公共安全应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高科技型的战略转变,其产业发展也要落实到依靠技术进步上来,以技术为抓点,主动满足国家安全保障需要。在落实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创新,以创新带来未来的持续收益。

讲到管理创新,需要关注组织方式、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在组织管理上,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资源,快速市场反应的组织管理结构,形成一个产业间有效互动,产业内部科研、生产、市场等流程通畅的运行机制。

 

  • 下一篇: 建立健全云南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研究
  • 上一篇: 新品推荐:595威龙高楼逃生急救包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