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正文

六盘水“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5    来源:应安网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消防安全技术支撑能力。

  根据上级推广消防新科学、新技术的要求,积极推广运用消防设施网络监控系统、气溶胶气体灭火系统、新型逃生门锁等消防新科技、新技术,促进全市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

  (四)、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工作。

  切实发挥消防部门及保险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行业自律和公平公正,充分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协调和宏观调控,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拓展保险市场,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火灾风险管理水平。

  (五)、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消防安全整治,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充分发挥在各级政府在火灾隐患整治中的主导作用,每年针对不同季节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4次以上消防安全大检查,广泛发动各行业、各单位和各级组织开展自查整改,认真落实政府督查、部门联动、单位负责等整治火灾隐患责任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技术等一切手段,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要结合实际,以遏制重特大火灾为目标,以消防安全责任制、疏散通道、建筑消防设施为重点,对隐患集中、问题突出的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运用临时查封、停产停业特别是行政拘留措施,严厉查处无视群众生命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彻底打开生命通道、打造畅通工程,实现“通千门、保民生、压群亡”,切实保证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加强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力量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条“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规定。各级政府要依法将消防业务经费及消防官兵就地医疗、官兵人身伤亡保险、消防车辆装备、抢险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营房设施等专门项目支出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全力加强我市防火、灭火力量建设。

  四、“十二五”期间我市消防事业发展目标

  (一)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完善以政府责任制为龙头,以法律责任为核心的消防工作责任体系

  各级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十二五”期间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保卫力量发展、社会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工作,使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督促各部门、社会单位履行职责,确保责任到位。

  1、完善修订《六盘水市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办法》、《六盘水市消防工作联动暨信息互通制度》、《六盘水市重大火灾隐患立销案办法》,颁布实施《六盘水市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六盘水市企业专职队建设实施办法》、《六盘水市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等一系统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我市消防安全管理,到2015年,实现我市消防安全管理有一套完备的法律规章依据。

  2、深入抓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引导单位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的安全观念,增强责任主体意识,加强和规范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在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上取得突破。重点抓好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的建立完善,落实“抓法人、法人抓”和“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要加强单位消防组织建设,强化消防设施的配备,健全消防检查、巡查、值班、宣传教育培训、用火用电用气管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消防工作考评奖惩等规章制度,提高单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能力,到2015年,实现我市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完全自主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3、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最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最广泛地组织动员群众,营造人民群众“重视、关注、支持、参与消防”的社会基础。要把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创建和谐凉都、平安六盘水工程、安全文明城市(村镇、社区)体系,实现社会协同、群防群治。要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明确消防安全职责,推动消防安全自治,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等措施。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知情权、监督权、投诉权和举报权。要向社会公布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对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曝光,发动社会力量监督整改,形成浓郁的舆论监督氛围。到2015年,落实人民群众共同“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基础。

 

  • 下一篇: 盐城“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
  • 上一篇: 东莞消防工作“十二五”规划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