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其它行业
(1)特种设备
健全完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使用安全监管体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和监督特种设 备的安全监察、检测检验、生产、使用单位责任制的落实。深化特种设备长效监管机制 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构建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绩 效评价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抓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严把特种设备准入关。加强 特种设备证后监督工作,严格对持证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 围绕落实我省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特种设备制造业帮扶力度,为我省重大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检测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
(2)民航飞行
全面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快飞行标准监管系统(FSOP)建设, 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审核。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前移安全防范关口。加大治理力度, 降低鸟击、雷击、跑道入侵等不安全事件发生频次。严格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做好空管 安全运行保障,全面加强空防安全工作。加快航行新技术应用步伐,提高安全水平。加 快包括所需导航性能(RNP)在内的基于性能的导航(PBN)航行新技术的应用。巩固通 用航空安全基础工作,扶持通用航空安全发展。充分把握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强通航安全基础建设。
(3)水上交通
健全船舶有效监管体系,确保船舶适航。强化船舶安全检查,规范船舶登记工作。 加强船舶建造质量监管,实施船舶修造企业生产技术条件认可制度,建立健全乡镇运输 船舶建造(购置)备案制。加强船型改造工作,促进旅游客船向安全、美观、环保、舒 适方向发展。促进乡镇客、货运船舶向推荐船型发展,自用船舶向安全、适用方向发展。 依法引导社会加快淘汰污染环境、技术工艺落后和安全条件差的运输船舶。加强船员管 理,确保船员适任。实施考、培分离,强化对船员考试、发证的管理和控制。加强船员 任解职管理和实操检查,提高船员尤其是客船船员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健全通 航监督管理体系,逐步推行 GPS 卫星定位系统监控,确保安全畅通。加强水上作业管理,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机制建设。
(4)铁路运输
加强铁路局安全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实施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改立交道口工 程。加强机车车辆、危险品和特种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在主要繁忙干线建设集安全监 测、信息传输、预测预警和抢险救援于一体的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在其它干线推广 应用安全监测监控装备,初步形成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逐步建成全路全程综合移动 通信系统和功能完善的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5)农业机械
以法制建设和基层管理网络建设为重点,完善我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管体系。规范拖 拉机等农业机械及驾驶员的管理,提高登记入户率和年检率。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 登记、注册、牌证核发的规范化管理,严把安全检验关、驾驶员培训考试关。抓好重点 农时季节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 设,提高事故调查处理能力,开展农机安全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农业机械的报废标准和制度,改善农业机械 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基础 设施及装备建设,改善农机安全监理服务手段。
(6)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轻工等行业
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 深化机械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冶金、有色金属、建材和轻工行业安全标准化 建设,并以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和事故调查处理为主要手段,以法规标准建设和监 管队伍建设为主要支撑,深化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 建设”,突出监管,夯实基础,提高保障能力,努力促进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安全 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7)大中型水库
对新建水库要做好相关的安全规划。对现有水库,落实水库安全生产责任制, 进一 步加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加强监管机构和人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安全 生产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年检和注册管理制度,督促水利工程建设落 实安全生产“三同时”。
(8)电力
建立并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体系, 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统 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电力调度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厂网之间的协调配合。 开展涉网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促进电力生产 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高压输变电的安全管理,健全电力可靠性管理和监 督机制,推动电力可靠性与电力安全监管的有机结合。
(9)防雷减灾
建立健全综合防雷减灾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雷电 监测精度校验、农村及学校防雷等重点工程建设,提升我省防雷减灾能力和水平,减少 雷击伤害,使雷击伤亡人数较“十一五”期间平均下降 20%。
(10)森林防火
实施防火基础建设项目,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强化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实行依法治火。严格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切实做好扑救森林火灾各项工作。
(11)校园
加强学校安全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监管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制 定应急预案,加强学生集体活动和校舍的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重点防止校园踩踏、 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和校舍危房坍塌等校园事故发生。以建立畅通、便捷的学校安全 工作信息为目标,推进学校安全工作信息化工程。在学校大门、围墙、宿舍、楼道等重 点部位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和入侵报警设施,并与公安部门的报警平台联网。校园内必须 配置专业保安并配置必要的防护装备。推进安全长效管理目标,坚持一年一度的“县、 特区、区、学校《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考核验收制度,继续深化 校园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
(12)旅游
落实旅游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旅行社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严禁无证上岗。加 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的场所、设施、设备、区内交通安全检查和防护,严格执行特种 设施设备的年检制度。建立并落实旅游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抓好旅游客运、旅游 饭店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旅游 单位应加强旅游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游客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旅游安全,促进旅游经济 发展。
(二)重点地区监管
根据贵州省近年来事故统计资料以及各地区安全现状表明:
1、贵阳市在我省各地区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中同比居首位,是省安全监管重点地区。 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省其它地区同比居首位。贵阳市是我省省会城市,是全 省交通汇集中心,也是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承载度较大。因此贵阳市应重点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安监、交警和交通部门协作,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
2、毕节地区在我省各地区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中同比仅次于贵阳市,居第二位,是省 省安全监管重点地区,特别是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与省其它地区同比居首位,因此应重点 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监察监管力度,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
3、黔南州在我省各地区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中同比仅次于毕节地区,居第三位,是省 安全监管重点地区,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省其它地区同比居第二位,仅次贵 阳市,因此黔南州应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安监、交警和交通部门协作, 遏制交通事故多发势头。
4、六盘水市在我省各地区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中同比居第五位,但是煤矿事故死亡人 数与省其它地区同比仅次于毕节地区,居第二位。在我省地区(市)中,六盘水市煤炭资源最为丰富, 煤矿数量及规模全省第一,因此必须重点加强煤矿监管工作,加大监察监 管力度,加大企业安全投入,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特别要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