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工程(项目)
(一)安全应用理论和基础研究工程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安全应用理论和基础研究工程及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应用理论开展安全应用理论、安全技术的基础研究,并注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全省安 全生产应用技术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发展。 研究项目主要有: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理论研究;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理论研究; 重大项目成套装置安全风险评估理论研究;重大事故预警机制理论研究;安全生产理论 和管理方法研究;贵州省瓦斯地质规律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研究;贵州矿山安 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贵州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技术装备研究;贵州省山区地 貌矿山开采引发地面塌陷的规律研究;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法研究。 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项目主要有:矿用局部通风智能调节系统;煤矿井下定向压 裂增透消突技术;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矿用防爆电器分级闭锁技术及装备;矿井人员 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尾矿充填技术;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技 术;井下冲击地压监测监控技术;系列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氧气呼吸器智能训练监测装 置。
(二)煤矿事故预防和主要灾害治理工程
根据煤矿事故发生特点,主要针对煤矿瓦斯、水害、顶板、火灾、粉尘等方面进行 重点治理。主要有: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广数字化矿山安全信息管理 系统;加快贵州省瓦斯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快瓦斯治理示范工程建设;采用多 种措施和途径提高小型煤矿瓦斯抽采效果,建立中小型低浓度瓦斯发电示范工程;推广 防治瓦斯灾害特别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方面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加快煤矿水害预测 和治理工程的建设;全面提升探放水装备水平;大力推广煤矿顶板管理以及煤矿防灭火、 防尘的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
(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的建设
继续加大监管监察能力的建设。省、地(市)、县、镇(乡)四级安全监管部门按 照国家安监总规划[2010]84 号文件标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配备水平,并且加强 人员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快和完善省、市、县、镇(乡)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所需的办公用房、 业务用房和保障型用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标准配备和更新足够的交通工具、专业 监督检查设备、现场执法和取证设备和办公设备,提升装备整体水平。配备和更新信息 化装备,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大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建设,加强各专业、 行业和领域监管队伍人才的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监管队伍素质,监管人员必须做到持证 上岗。
(四)贵州省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快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平台和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建 设,并着力将贵州省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基地、贵州省矿山透水事故排水基 地、贵州省水上交通安全巡航救助一体化作为示范项目重点建设,加大贵州省矿山应急 物资储备中心投入,完善贵州省应急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投 入和补偿机制,全面提升贵州省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救援能力。
1、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平台 我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领域广,技术层次高,技术和装备主要包括数据库 开发,网络设计、音频设备、通信等电子和信息技术等,此外还涉及与其它部门应急体 系(或机构)的信息共享;主要建设系统包括有:应急指挥平台、应急信息管理和辅助 决策系统、图像监控和移动指挥系统、应急共享数据库、监测预警系统等。
2、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培训演练基地 建立和健全具有教育、培训、演练、食宿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省安全培训演练基地, 且结合实战,建设和健全各种专业的、特殊的训练模拟环境,配备和完善各种专业的特 种救援装备。
3、贵州省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基地建设 依托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一个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基地,依托贵州开 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一个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指挥基地作为示范工程项目, 然后在全省推广。
4、贵州省矿山透水事故排水基地建设 依托企业和现有资源建立专业矿山应急救援排水基地(一个中心、四个区域中心), 组建排水专业队伍,一旦矿山发生透水事故,能迅速组织救援物质,有效实施抢险救援,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贵州省水上交通安全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项目 设立贵州省水上救助指挥中心,该中心设在省海事局,隶属交通厅,确保全省海事 机构实现办公有设备、巡航有船艇、检查有车辆建设目标的同时,在具有一定运输规模 和发展较快的通航水域,实施水上交通、安全巡航和救助一体化系建设。
6、贵州省矿山应急物资储备 “十二五”期间,健全和完善现有贵州省矿山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并进一步继续加 大物资储备投入。
7、贵州省应急通讯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在现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基础上,建立覆盖全省的应急通信保障信息化管理指挥系 统,建设地市级专业保障队伍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器材,形成在全省范围内,能为各种 灾难提供应急网络平台,能为抢险救灾以及灾难现场提供通信保障。
(五)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建立全省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对重大危险源实行申报、登记、监测、评估制度, 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矿山、水库、尾矿库、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和领 域内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智能(自动、有效)预警和监控。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软件开发 2、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3、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网络建设 4、逐步构建各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和预警系统。
(六)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功能齐全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针对安全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问题,积 极推进省级支撑中心基地的建设。根据我省高危行业事故多发、安全生产问题最为突出、 职业危害严重的特点,完善矿山安全、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 鉴定三个实验室,细化专业领域,科学设置机构;吸引、聚集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安全 生产专家型人才,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和技 术研发能力,开展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推进科技进步,为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重点项目: 1、省级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贵阳基地建设; 2、贵州省技术支撑中心实验室技改扩能; 3、贵州省事故预防与技术鉴定中心建设; 4、贵州省煤与瓦斯突出鉴定中心建设; 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中心建设; 6、贵州省安全设备检测检验与技术验证中心建设; 7、贵州省烟花爆竹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建设; 8、贵州省高速公路安全检测中心建设。
(七)安全生产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
安全生产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我省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广贵州省数字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 统、完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建立危险化学品车辆道路 交通监控系统、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综合管理 系。将上述以及相关重点行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融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我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监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我省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我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特别在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 品和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行业将重点开展创建活动,利用 1~2 年时间在煤矿、金属与 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将建设 2~3 家企业安全生产 标准化示范工程,在其它行业应至少建设 1 家企业作为安全标准化示范工程,然后以点 带面,在全省全面推广。
(八)职业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职业健康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职业危害较严重,职业健康相关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有:修订和完善地方配套性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职业健康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 监管队伍装备建设;“省、地(市)、县”三级职业危害监管数据网络建设;职业健康 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职业健康培训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