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应安网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忘记密码 | | 会员服务 |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正文

河南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17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二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以创建安全河南为主线,以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为首要任务,以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为着力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安全发展、综合治理,深化安全整顿治理,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强化安全科教支撑,实施源头规划治本,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和职业健康保障水平,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事故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适应安全发展的法制体制机制和支撑体系,公众安全素质进一步提高,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职业危害得到明显控制,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安全生产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下降30%;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下降30%;职业危害申报率80%以上。

  2.专项指标

  表2 河南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专项指标

  煤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50 %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明显下降

  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10%

  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1%

  烟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7%

  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下降到1.0

  特种设备:万台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8以内

  消防(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0.19以内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 17%,事故总量明显下降

  水上交通:消除伤亡事故

  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5%

  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

  民爆器材企业:消除伤亡事故

三 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控制和管理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投入,加强教育培训,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2.强化安全规划论证

严格城市和村镇功能分区,在城镇新区、产业集聚区同步建设安全设施;推进高危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严格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建设项目安全评估论证;严防高安全风险企业从省外向省内、从城区向农村转移。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重大设备设施在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前进行安全论证,做好新建铁路、水库等项目的安全规划和论证。

3.严格安全生产准入

严格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的安全准入;严格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准入;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建立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安全准入制度。开展交通行业安全评价,建立道路设计和建设安全评审与工程竣工后安全设施验收制度,以长途客车、旅游包车、重型载货汽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为重点,提高安全准入条件。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

4.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立资料库,建立省、市、县、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排查治理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危险路段、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生产储存区、尾矿库、矿山采空区、火灾隐患等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备案和公告、挂牌督办、限期消案制度。

5.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规范。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烟草、电力、贸易等行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安全生产“分级管理”。

6.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

加强安全发展理念、法律法规、形势任务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技术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加大两个主体责任的宣传,提高责任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专业保险公司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

7.强化安全诚信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实行企业安全信用黑名单制度,通过媒体公布严重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企业,在安全生产行政许可、资格认定以及项目审批、招投标、信贷等方面予以限制。强化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特种作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发生重大、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厂长、经理;负有直接责任的特种作业人员终身不得从事本工种职业。建立党政领导、政府监管执法人员安全信用档案,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事故发生的,除依法追究责任外,在法律法规规定时限和范围内不得任职。

8.严格安全生产绩效评价考核

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重点加强县、乡两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县域经济评价重要指标,强化安全生产过程和结果双重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任用挂钩,实行 “一票否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动态管理、过程管控,建立周调度、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制度,推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大政府安全生产奖惩力度,各级政府对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先进市、县、乡进行奖励。

 

  • 下一篇: 辽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 上一篇: 云南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Reserved 2009-2018 版权所属:北京启翰科技有限公司© 应安网 客服中心010-88795992 应安网提供技术支持

  • 商务专员
  • 客服1
  • 商务专员
  • 客服2
  • 业务合作
  • 业务合作
  • 消防救援QQ群
  • 消防救援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