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世界城市,首都消防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步伐加快,北京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扩展,格局不断优化,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以及轨道交通、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建设等等,新城建设进入关键的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消防工作面临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为消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消防事业发展看,北京市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61万,现有消防官兵6553人、消防站89座、消防车622辆。
图1 世界主要城市消防站平均服务面积及人口对比图
专栏1:北京市与世界城市消防指标对照表 |
||||||||||||||||||||||||||||||||||||||||||||||||||
注:所有数据均摘自各城市消防局官方网站,均为2010年底数据。 |
专栏2: 北京市与上海、香港主要消防指标对照表 |
||||||||||||||||||||||||||||||||||
注:所有数据截至2010年底。 |
总的来看,北京市在消防事业发展机制、消防人员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装备配备水平上与世界城市,甚至是国内有些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保障可持续发展,首都消防还需要强化基础。首先是在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消防工作责任,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建设责任,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方面仍然存在死角死面,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建立。其次是在建立固定消防宣传阵地,开展中小学生和流动人员消防安全教育,落实“空巢”老人、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消防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还存在盲区,市民消防安全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第三是由于规划选址难以落实、市政条件不成熟、拆迁困难等原因,“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69座消防站还有12座尚未立项,应建的18个区县级消防指挥中心还有2个尚未立项;消防水源规划、建设与维护、保养机制尚未形成,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建设欠账较大;社区占用应急车通道问题依然突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第四是在争取公安现役编制2755人情况下,消防人员数量仍然较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福利待遇、伤残抚恤等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尚待建立,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面临许多实际问题。第五是消防信息采集、更新、管理、共享机制不健全,信息服务能力不高,对数据的智能分析、感知预警的手段能力尚未完善。此外,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急需建立,城市火灾安全评价体系尚未得到推广应用,火灾安全评价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用于指导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功能尚未体现等等。
(四)预防重特大火灾,首都消防还存在薄弱环节。首先是高风险的建筑、设施发展迅速。目前,全市高层建筑11664栋,地下空间10821万平方米,易燃易爆单位4500余家、城市铁路和地铁运营里程336千米,火灾防控任务艰巨。其次是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油、供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运行负荷不断加大,周期性灾害频率不断增强,引发火灾事故和危险事件概率不断增大。第三是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特别是国际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增多,火灾防控难度和消防安全保卫压力增大。第四是全市农村地区消防工作的现状与首都城市消防的总体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还有城市标志性超高层建筑对消防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一些社会矛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增大了消防应急处突压力等等,预防重特大火灾特别是群死群伤火灾难度增大,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