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工程
(1)安全监督管理物联网应用与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工程
建立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实验、测试平台体系和工程化共性技术体系。创建全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建立起企业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的综合传感信息监控系统,充分实现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监管。重点开展“智能道路交通安全”、“智能矿山安全”和“职业危害预测预报”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2)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安全执法技术装备的投入,为各职能部门和监管机构配齐安全监察监测专用设备、防护装备、应急指挥通讯设备和专用执法交通工具等,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安全监管。
(3)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工程
完成省、市和重点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设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全省所有重大危险源的实时远程预警监控;建设省、市高危行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
(4)生产安全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建设工程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陕西省生产安全事故鉴定中心,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所需的相关技术鉴定和技术分析工作。创建生产安全事故技术鉴定实验室,提供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相关技术鉴定和技术分析报告。
(5)企业生产风险评估系统建设工程
确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机构,对省内不同类型高危行业企业的行业特性、就业人数、作业场所安全环境、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等信息开展调查分析,进行危险识别,全面系统地开展企业风险评估。 (6)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
加快矿山和非矿山实验室、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的建设,推进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检测实验室、烟花爆竹安全检测实验室、矿山机电设备节能研究实验室的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7)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以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隐患为重点,加强采空区、尾矿库、危桥险路等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对处于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对不达标小型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实施关闭重组,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力度。
(8)安全生产文化创新工程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等活动,推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构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发挥好《中国安全生产报》和《陕西安全》在全省的宣传作用,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以防治尘肺、矽肺、石棉肺为重点,综合治理粉尘危害。对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苯、重金属等重大职业中毒隐患的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
(10)安全社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工程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宗旨,以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展安全示范城市、示范社区、示范企业活动,完善企业和社区安全管理网络,推进企业和社区安全综合治理,强化企业和社区安全基层基础工作。
2、重点项目
按照区分政府与企业事权关系原则,通过加强监管监察执法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政府安全监管履职能力,通过政府引导,带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拟建设实施五大类三十项重点工程项目,其中第一、二、三、四类以政府投入为主,第五类以企业投入为主。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政府投资87亿元,企业投资63亿元。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共4项,总投资10亿元)。
(1)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配备。
建设内容为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及支撑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配备相关标准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0]84号)整体规划,结合全省实际,县级以上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要配齐安全监察监测专用设备、防护装备、应急指挥通讯设备和专用执法交通工具等,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办公用房和装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单位为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
项目总投资8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省级财政投入3.5亿元,市级财政投入2亿元,县级财政投入1亿元。
项目规划在2015年前分期逐级建成。
(2)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
建设内容为按照国家安监总局“金安工程”项目建设,完善一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开发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应用系统。
建设单位为省安全监管局。
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2000万元。
项目规划拟在2013年前完善一期工程,2015年建成二期工程。
(3)西北安全工程技术大学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为依托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人力资源,创建西北安全工程技术大学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干部人才培训基地,扩大采矿、机电、地质、测量、通风、化工、火工(烟花爆竹)、水工(尾矿库)、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和安全生产监管人才。建设单位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
项目规划拟在2015年建成。
(4)安全生产新闻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为依托《中国安全生产报》陕西记者站,成立和建设陕西省安全生产新闻中心,完善全省安全生产新闻宣传、采编、出版系统;创办《陕西安全》杂志社,把《陕西安全》杂志办成省级重点期刊。
建设单位为省安全监管局和《中国安全生产报》陕西记者站。
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
项目规划拟在2015年建成。
二是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共5项,总投资3.6亿元)
(1)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基地工程。
建设内容为依托陕西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心,建设陕西省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基地。建设安全生产支撑综合性保障大楼,建设劳动防护用品检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检测实验室、烟花爆竹安全检测实验室、矿山机电设备节能研究实验室,提高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建设单位为省安全监管局和省安科中心。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0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亿元。
项目规划拟在2015年建成。
(2)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为建设1个省级、11个市级、113个县(县级市、区)(含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级重大危险源远程视频监控预警系统。各系统包括普查建档、自动辨识、分级管理、监测预警、远程监控、GIS地理信息、危化品数据库及应急预案数据库等子系统。
建设单位为省安全监管局、11个设区市安全监管局、113个县(县级市、区)(含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安全监管局、1000家存在重大危险源企业。
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其中省级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系统800万元,11个设区市级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系统1000万元,113个县级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系统6200万元,1000家企业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预警系统50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43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投入5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投入3200万元,企业自筹5000万元。
项目规划在2015年底前建成。